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古今風雲人物》 逢星期六晚八時至八時半,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主持:張偉國、羅永生、曾卓然、邱逸 編導︰馮傑 監製︰羅曼穎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多少風流人物,無數繽紛多彩的故事,化成聲音與文字,助你輕鬆了解中國歷史的輪廓。 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節目-「中華五千年」,全數九百集,讓你認識由軒轅皇帝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後長達五千年的歷史。 節目由魏便利、鄭啟明和梁家永主持,並由香港電台的廣播藝員,以廣播劇形式,演繹精彩的歷史故事。
睿智悟出真理 閱讀豐富人生 有不同主持暢談閱讀感受和心得
主持:鍾傑良、何玉芬博士 一個關懷教育團隊,關注教育政策,關顧教育生態的文教節目;每集邀約對教與學都關心上心之有心人:包括教師、校長、學生、家長、學者及官員,從激勵所有教學有心人角度出發,再深入分析教育政策、教學方法之利弊,從中探求對學生家長之影響!
香港電台丁酉雞年新春團拜
教你實用的韓語
課程內容包括: 1)食得樂 2)愛狗大本營 3)普通話基本法3 4)道地香港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 [毒海浮生] 節目,用真實故事讓大眾了解現今毒品禍害的真貌:為努力要脫離毒海的人打氣;為幫助家人朋友脫離毒海的人增添力量;為未淪毒海的人提供足夠的防護工具,免墮羅網。
2012年立法會選舉將於9月9日舉行。香港電台網站為你網羅論壇及相關電台、電視特備節目,助你了解各候選人的政綱。
靜觀香港的變化、世界的變遷,張永霖開咪主持電台節目,他有什麼想法和說話要與聽眾分享?在這通訊網絡急速發展的年代,Linus 用心與您分享。
2012年立法會選舉將於9月9日舉行。香港電台網站為你網羅論壇及相關電台、電視特備節目,助你了解各候選人的政綱。
香港電台第一台及中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再度攜手製作「與 CEO 對話」。全新系列共八集節目,由陳志輝教授及 張璧賢主持,每星期邀請不同企業的領袖與廣大聽眾分享管理哲學和成功秘訣,以擴展香港人的視野和提升競爭能力。
適當的早操能幫助我們的身體預備迎接整天的工作,此外,工作時可能需要扭腰等動作,故此適量的柔韌性和心肺功能練習有助平衡一天的工作及調節心肺功能。
教導大家學習不同行業及工作環境中的普通話
鑑古知今,從歷史事件和人物看現今中國發展。
華文世界,遼闊遠深,華文作家創造出各具美感價值的作品,文教組製作的《大地書香》,帶你聆聽作品背後的聲音。
香港電台第五台製作「趨吉避凶話虎年」節目,邀請著名堪輿學家蔡興華小姐主講,內容詳述虎年運勢及各生肖運程。
「我叫做角覺剛,來自中角講洲。」你知道他在說什麼嗎? 語言本是溝通的工具,但不正確的發音,卻會窒礙溝通。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導師張錦少博士主持的「懶音逐個捉」,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與生活化的例子,幫助大家克服懶音問題。
回歸十年,香港年青音樂家成就非凡。節目中的嘉賓全都在過去十年內揚威國際大型音樂比賽,將香港的音樂精神與世界各地的知音分享。透過一連九輯的節目,你除了可以更加認識他們外,也會為身為香港人自豪!
這一輯八集的博物館系列會帶觀眾走進博物館,甚至遊人止步的範圍,藉以了解博物館的工作及與香港人的關係。 博物館每一個展覽的背後都有無數動人故事,無論是一幅畫、一件文物、一塊展版,都包含了策展人的心思、理念和詮釋。博物館不只是觀賞文物的空間,它台前幕後的故事都吸引我們興趣與共鳴。
「香港文學行腳」活動,嘗試邀請知名作家及學者帶領讀者翻越文本扉頁,走入大街小巷,用眼睛和耳朵觸摸以文字繪畫的人文風景,探索他們的構思背景和寫作歷程,從中解構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體味香港作家筆下的城市傳奇,感受作品中的地方情懷。
為推動中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風氣,由香港電台、教協及公共圖書館合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讓全港中學生選出心愛好書。
帶領聽眾走訪日本大小城市,一連十三集節目暢遊多個位於日本的美術館和藝術設計聖地。香港電台文教組全新節目「從一個南瓜開始」與香港藝術學院首度攜手合作,分享日本藝術文化知識及探索文化藝術根源,感受藝術與人、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關係。
生活愈來愈複雜,子女愈來愈難教。在教育和跟子女相處的課題上,現代都市父母每感左支右絀,頭大如斗,難免有上課進補的需要。在尋求形形色色的專家協助之餘,我們又有否想過向古人取經呢?繼承前人智慧,則天下父母心並不可憐,而是可敬可愛且可思可想、可啟可發、可進慧境兼可達大道。
香港文學行腳每兩年一屆,由香港電台文教組與康文署公共圖書館合辦,透過尋覓作家筆下的地景蹤跡,從詩、文、故事的文字銘刻,感受香港歷經歲月流逝的蒼海桑田,並置地閱讀文學作品和地景,無疑是認識一個城市發展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切身的情感體驗,喚起書寫的力量。今屆的香港文學行腳包括三次行程,分別是調景嶺今昔、遊九龍寨城及香港仔變遷。
香港電台原創睇得聽得的Podcast節目,由五時花六時變的林子揚主理,內容輕鬆搞笑甚至發神經,旨在令大家有5分鐘快快樂樂的Podcast Happy Hour。 如果你有古靈精怪的主意或見聞,歡迎電郵話我地知! 電郵:hk.300@rthk.hk
《春田花花創意BB班》旨在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創作力,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對事物的敏感度,掌握不同的思考方法,發展解決生活難題的能力,以及建立表達自我的思維等。 節目除了使用春田花花一眾卡通人物作為主角外,更邀請本地創意大師詹瑞文合作演出,令人期待。
透過六位熱血女子的故事,介紹四種非主流運動。 你會發現做運動帶來的不只是汗水和傷痕,亦是舒展壓力的渠道,隊友的無比支持及勝出比賽的成功感更是非常難得的體驗和經歷呢!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表彰尊重差異,接受殘疾人士是人的多樣性的一部分,並尊重他們的固有尊嚴和個人自主,包括自由作出自己的選擇。如何能做到尊重差異,不分傷健,是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尊重,必先放下自我,了解他人與一己之差異。在一個急速運行的現代化社會,那是如何不容易的事。面對殘疾人士,建設一個無障礙的城市,正是一個好的機會,讓我們學習如何去放低自我,尊重他人。
提升社會凝聚力、構建共融社會,不能只是一個口號。無權無勢的升斗市民也有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聲音,聽取他們生活的種種經驗,是打開溝通的第一步。 「升斗之歌」,是一個反映香港升斗市民生活真貌的節目,希望能在社會不景氣的同時,帶出逆景自強及社會共融的信息。 新一輯節目於二OO九年八月九日起,逢星期日晚1930-2000,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
香港電台e-Learning 網上學習頻道:《衝動.體育》邀請東亞運香港代表分享比賽經驗和心得,藉他們對體育運動的熱誠與衝勁,提升大家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和興趣。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受矚目,中國人也越來越富有,於是,像「大款」這樣專指有錢人的新名詞也應運而生。新社會流行新思維,新思維產生新語言,「國情解讀」會為你一一解讀現今最國內流行的「新語言」。主持:李谷城、陳箋電台版由八月二十四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早上八點「晨曦的香港」,晚上九點「環球華語在線」節目中播出。
寓言─屬於諷刺文學的一種,而幽默為其最鮮明的藝術特徵。 寓言─以極小的篇幅,發揮最大的邏輯力量;會心微笑之中,表現出深刻的諷喻精神。 透過朗誦、廣播劇以及陳耀南博士的解讀,一則則著名的中國寓言會在空氣之中向大家娓娓道來。
《見面.見香港》電視短片希望將「香港品牌」的形象在電視頻道中延續下去,再者透過香港具代表性的事物、生活方式及傳統文化寫照,以鏡頭展現香港的核心價值,描繪一個不一樣的「亞洲國際都會」,將一個一個的人物、一個一 個的影像累積下去,成為香港人的寶藏。香港電台電視部與政府新聞處 聯合製作。
二十年前,北京一場爭取民主的運動,以悲劇收場,每年六月四日,都會有人悼念這一天。二十年後的今天,香港電台新聞部製作一系列「走過二十年」特輯,訪問現時仍在海外的學運參與者、協助民運人士逃抵香港的「黃雀行動」負責人,以及根據前總書記趙紫陽秘密錄音出版書籍的鮑樸等。
多位中國奧運金牌選手包括:田亮(跳水)、王義夫(射擊 )、王楠(乒乓球)、孫甜甜(網球)、李婷(網球)、吳敏霞(跳水)、陳中(跆拳道)、張怡寧(乒乓球)、張潔雯(羽毛球)、張軍(羽毛球)、朱啟南(射擊)、孟關良(皮划艇)、冼東妹(柔道)、杜麗(射擊)、高崚(羽毛球)、賈占波(射擊)、劉翔 (110米欄)、羅雪娟(蛙泳)、馬琳(乒乓球,四次世界盃冠軍得主)、王旭(摔跤)等等。
電台節目“English Everywhere - Chatterbox”,內容精選香港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時使用英語的情景,透過四個特別設計的環節,包括“Dialogue”、“Work Chat”、“Useful Words”以及“Idiom Express”,讓大家從多角度學習英文文法、詞彙和慣用語。
由香港電台文教組、學友社聯合製作,全方位協助新高中文憑試考生面對應試、 升學、出路、就業及輔導等課題,激勵全港考生”時刻發奮,力爭上游”! 奮發時刻 DSE 主持:鍾傑良、孟榮祖、吳寶城、劉蓮
節目內容包括教授簡易西班牙語言、介紹西班牙足球、飲食及藝術等生活文化,教材課本在各合辦機構及全港圖書館派發。
為支持香港首次舉辦東亞運動會,香港電台與職業英語運動合作,製作連串電台及網上節目,介紹一些在接待外國訪客時常用的英語,讓香港人盡地主之誼,令東亞運動會期間訪港的運動員及旅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47人發起或參與去年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案件,保釋申請聆訊至第3日仍未結束,明早10時再訊。 多名被告透露會親自或透過代表律師補充陳詞,總裁判官蘇惠德決定明早聽取,並一併作出保釋申請裁決。部分被告則在今日的聆訊尾聲宣布,不再委聘其代表律師。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香
香港電台︰教學有心人


1
# 460 數據管治 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課程主任 黃偉豪教授 鍾傑良、何玉芬博士
19:25
19:25
Nghe Sau
Nghe Sau
Danh sách
Thích
Đã thích
19:25
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南唐後主李煜,生於公元937 年,那時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中期,一個政治動盪,戰爭頻繁的時代。李煜的父親李璟,是割據長江下游的「南唐」國君主,即後世所稱的「南唐中主」;李煜的祖父、李璟的父親李昪(音辨),是南唐開國之君,後世稱為「南唐先主」。 先主李昪在 公元 937 年稱帝,建立南唐國,而李煜就是在同一年誕生。南唐國的建立,是因為唐朝後期長期戰亂而產生。「南唐」是後世撰述歷史時的稱號,它的正式國號是「大唐」,因為 李昪 自稱是唐朝皇室後裔,他在金陵(今南京市)稱帝,是恢復唐朝正統...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4590. 懷念老報人的雜文4591. 《香港作家剪影》4592. 羅孚論散文和雜文4593. 吳靄儀昔日小品4594. 吳靄儀的文字功力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一名男子日前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開會後一致認為,死因和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又指疫苗接種計劃可以繼續。 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他親自去視察解剖, 可以判斷是冠心病導致死亡,又指有一條動脈100%閉塞,有兩條七成至九成閉塞。他認為,有沒有打疫苗,短期內都會心肌梗塞,很清楚介定到是嚴重心血管問題,導致心肌梗塞。 科興表示,對死者深切哀悼,會積極配合香港政府的調查,期待早日獲得調查結果。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在官涌體育館的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不適,同日不治。在官涌體育館,有已預約打科興疫苗的人士沒有應約,但亦有市民表示不擔心,繼續打針。 另一款復必泰疫苗,今日開始給優先群組的市民預約接種。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本港新增14宗新型肺炎個案,全部為本地感染,8宗源頭不明。 8宗個案包括23歲女子,任職市場策劃員工﹔53歲洗碗工人;34歲安老院舍負責人;34歲影印機銷售員;兩名分別67歲和47歲家庭主婦;69歲退休人士以及53歲的秘書。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檢視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到醫院求醫其後死亡的事件。專家委員會認為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 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今次是公眾不想見到的事件,但不可以說是病人或醫生的責任,專家委員會已初步斷定病人的死亡與疫苗並無直接關係,認為已加強市民的接種信心,疫苗接種計劃應繼續推行。 孔繁毅說,是病人自己前往接種,護士有詢問有無過敏反應,但不會有如入院般查詢其病歷,病人接種後有等待30分鐘後才離開,認為並無出現行政漏洞。 他表示,如果長期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得宜,是適合接種新冠疫苗,但如果控制得差,病情嚴重,就應先與家庭醫生商討是否接種。至於一般市民,例如不煙不酒的人士,他認為不會出現問題,一般不用先作身體檢查。…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檢視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到醫院求醫其後死亡的事件。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於會後表示,病人本身有長期病患等問題,委員會審視資料後,認為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 孔繁毅說,根據委員會的現有資料,死者有嚴重吸煙習慣,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至中央肥胖,亦懷疑有缺血性心臟病,有關個案已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他指出,根據病理學醫生初步解剖的資料顯示,病人患有嚴重冠心病,有三條心血管嚴重閉塞,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死者的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最有機會的死因,包括病人的冠心病,導致急性心肌梗塞以及肺水腫,令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 孔繁毅說,專家委員會將等待解剖的全面報告,總結病人死因的因果關係,然後才詳細交代…
正在北京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分別透過視像訪問的方式,接受本台及路透社訪問,談及是否有意再參選特首的問題。 梁振英接受本台訪問,被多次追問是否有興趣再參選特首,他表示,現時國家大事是有關愛國者治港,不想在現階段有多一個焦點,談論梁振英會否選特首。 在接受路透社的訪問時,再回應會否參選特首的問題。梁振英表示,自己是數百萬名合資格競選特首的港人之一,他會竭盡所能,為香港與國家服務,同時強調卸任後的過去3年並非「甚麼也不做」。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郭衛民說,「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方針應有之義、核心要義,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他表示,無論制定實施《國安法》,還是完善特區的選舉制度,都是為了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沿正確方向行穩致遠。全國政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港澳工作大政方針,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堅定支持「愛國者治港」這一根本原則。 另外,郭衛民指出,目前香港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不僅是因為疫情衝擊,也受到修例風波影響,《國安法》的實施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揮定海神針作用。 他認為,香港命運從來都是與祖國緊密聯繫在一起,香港背靠不斷發展的祖國內地,是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國家近年快速發展為香港提供廣闊空間,亦協助香港抗擊疫…
全國政協會議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說,注意到有人指中國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形容有關說法是十分狹隘。 郭衛民在全國政協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苗是防控、戰勝疫情的重要手段,是當前國際社會抗疫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將疫苗作全球公共產品,支持企業與有關國家開展研發及合作,強調中國開展疫苗國際合作,是協助國際社會共同戰勝疫情,踐行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他提到,截至上月底,中國累計已接種5200多萬劑次,很多國家亦批准使用中國疫苗,部分領導人亦帶頭接種中國疫苗,說明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郭衛民說,中國將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放在第一位,早前獲批附條件上市的國藥及科興疫苗III期臨床實驗結果,均達到世衛及中國相關要求,另外在研發、實驗、緊急使用及附條件上市各個重要階段,均及時發布權威訊息…
一名63歲男子上星期五在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同日死亡。 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說,今天較多人作出查詢,目測早上人流較平日疏落,估計有三分一至一半人沒有按原定時間到場,也有10多名市民到場徵詢醫學意見後,決定不接種,但認為是預期之內,屬於人之常情。 他又說,流程上市民要「過三關」才可打針,包括在網上登記時有提及不可以接種疫苗的禁忌症的資料,包括嚴重過敏、14天內打過其他疫苗、孕婦等,市民到場後,中心也會提醒他們有關資訊,現場會有醫護監測,確認市民清楚明白有關資料,當時沒有不適,並簽署同意書才為他們注射疫苗。 郭寶賢又說,市民自己或家庭醫生才清楚他們的慢性疾病情況,強調中心只提供疫苗接種,沒有診斷或治療服務,醫護人員會提供醫學意見,最後需由市民自…
一名63歲男子上星期五在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同日證實死亡。今早繼續有預約接種科興疫苗的優先群組市民,前往該中心打針。 被問到有無考慮轉打復必泰疫苗,60多歲的張先生說「無所謂」,認為數據有效就決定接種。他說,在接種前,中心的人員有詢問他有無心臟病、隱疾,有無藥物敏感等,並即場記錄,打針過程很快及順暢。 68歲的劉先生說,因為早已預約接種科興疫苗,所以決定繼續接種,認為沒有分別,又說是個人意願,喜歡打哪一款也可以,最重要是盡市民責任,接種疫苗,希望做到集體防疫。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自行到醫院求醫,同日死亡。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本台節目表示,死者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長期吸煙等4個導致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由患者入院至心跳減慢,最後離世,只相隔幾個小時,認為短時間內死亡,很大機會是由於心血管疾病所致。 許樹昌說,專責小組今日下午將開會檢視患者詳細入院記錄、急救前的心電圖和血壓記錄及解剖報告等,相信與疫苗接種未必有關。他又說,事件對市民接種疫苗的信心可能有影響,但強調長期病患者如果本身將病情控制得好,是絕對適宜接種疫苗,又認為因為長期病患已導致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不一定會較大。 許樹昌相信,當局不會因為今次個案而剎停疫苗接種計劃,但如果有大量人士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吉巴氏症、全身無力等異常發…
一名63歲男子上周五接種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自行到醫院接受治理,同日死亡。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與疫苗有直接關係的機率相當低,真正死因有待化驗確定。 梁子超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一般接種疫苗後如有嚴重急性反應,可能會在半小時內出現,部分可能會在數小時或1日內出現,而據有關方面現時公布的資料,患者接種疫苗後頭48小時內,沒有出現過敏或副作用反應,其後才突然惡化,他認為與疫苗有直接關係的機率相當低。 梁子超認為,現階段市民不需要過份憂心,即使長者或長期病患者,如果病患情況在穩定狀態,基本上接種疫苗屬安全,如有擔心可先諮詢醫生。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一名63歲男子上星期五在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自行前往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理,同日證實死亡。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表示,當局非常關注事件,並向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並多次重申事件與接種疫苗的因果關係仍然未確立。 林文健多次被問到是否應該暫停接種計劃,他表示,疫苗經專家委員會評估後,認為相關效益大過風險,又說不能隨便停頓疫苗接種計劃。 伊利沙伯醫院副行政總監陳偉文表示,死者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入院時在急症室有表示曾接種新冠疫苗,但在他入院後情況急轉直下,相關醫護人員急救時,臨床表徵與慢性支氣管炎相符,亦未見與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有關,過程未見過敏情況,但認為溝通上可以加強。 至於會否建議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士暫時不要接種疫苗,林文健表示,如有嚴重慢性不受控疾病,…
一名63歲男子上星期五接種科興疫苗,星期日感到不適,自行到伊利沙伯醫院,同日證實死亡。衞生署表示,暫時未能確定與接種疫苗有關,已按機制,盡快將個案交由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評估。 另外,800多間私家診所今日起,為優先組別的市民接種科興疫苗。有私家醫生指,首批80個名額即日額滿,主要是長者。 至於首批復必泰疫苗,將會在七間由醫管局營運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47名發起或參與去年民主派初選人士,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法庭繼續處理被告保釋申請。聆訊中午開始,至晚上仍未完成各人的保釋申請程序,法庭決定明天再訊。 律政司表示,檢控決定不涉及任何政治考慮,任何人都不應干涉嚴格按照法律進行的獨立檢控決定。Bởi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