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Nội dung được cung cấp bởi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Tất cả nội dung podcast bao gồm các tập, đồ họa và mô tả podcast đều được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hoặc đối tác nền tảng podcast của họ tải lên và cung cấp trực tiếp. Nếu bạn cho rằng ai đó đang sử dụng tác phẩm có bản quyền của bạn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bạn, bạn có thể làm theo quy trình được nêu ở đây https://vi.player.fm/legal.
Player FM - Ứng dụng Podcast
Chuyển sang chế độ ngoại tuyến với ứng dụng Player FM !

“二人起了争论”——2022年11月6日主日讲章/晓峰牧师

 
Chia sẻ
 

Manage episode 346239441 series 3334900
Nội dung được cung cấp bởi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Tất cả nội dung podcast bao gồm các tập, đồ họa và mô tả podcast đều được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hoặc đối tác nền tảng podcast của họ tải lên và cung cấp trực tiếp. Nếu bạn cho rằng ai đó đang sử dụng tác phẩm có bản quyền của bạn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bạn, bạn có thể làm theo quy trình được nêu ở đây https://vi.player.fm/legal.

经文:【徒15:36】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徒15:37】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徒15:38】 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徒15:39】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徒15:40】 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徒15:41】 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今天这段经文是使徒行传中非常特别的一段记载,因为记录了保罗和巴拿巴之间的争论及结果。

这段经文穿插在耶路撒冷会议结束之后和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开始之前,这就提醒我们要留意其中属灵争战的因素。耶路撒冷会议成功解决了教会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信仰危机。因为外邦人得救是否需要行割礼不但关乎教会合一,更是关乎真理对错;不但是一个如何看待旧约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看待基督福音的问题。这是对当时教会的一个重大考验,也可以看为是撒旦藉着那些保守的犹太人对教会的攻击,既然外在逼迫没有胜过教会,那么就试图从真理层面混淆、混乱和分裂教会。所幸,圣灵施恩给安提阿教会和耶路撒冷教会,胜过了这个挑战,持守了从基督所领受的基本真道。耶路撒冷会议非常好地解决了合一、真道和向外邦宣教的问题,也为保罗后续的外邦宣教铺平了道路。// 而且,也给解决争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式,就是在教会秩序和属灵遮盖中以教会带领团队一同寻求圣灵的带领所形成的共识作为争议的解决方式。今天这段经文的事件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解决的。

这次争论发生在安提阿教会,而且是在两位带领同工之间,并且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不像耶路撒冷教会所面对的因信称义这样重大的真理问题),而是一个不涉及真理对错的小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甚至让巴拿巴和保罗两人分开,不能在一个团队中同工了。所幸,因神保守的恩典,这次争论并未带来教会层面的分裂,也没有形成更大的彼此伤害。可见,在继第一次旅行布道成功和耶路撒冷会议得胜之后,属灵争战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在意想不到的人身上,藉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爆发出来。这就应验了彼得所说的那句话“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撒旦攻击教会的三种常见方式就是,外在逼迫,真理的混淆,内部纷争。保罗和巴拿巴这段时间都经历了一遍,前面两个如果说都胜过了,那么后面第三个攻击险些滑脚,(胜过了逼迫,胜过了搅扰,自我很难胜过)。所以,“务要谨守,儆醒”(彼前五8),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到试探和血气当中;尤其是教会同工更是处在随时被觊觎,被窥探,随时可能被乘隙而入的危机中。

我们今天所分享的主题就是争论,以及圣灵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格外保守的恩典作为。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分享这次争论的发生和处理,一,保罗的提议;二,巴拿巴的建议;三,二人的争论;四,教会的做法。

“保罗对巴拿巴说”

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保罗和巴拿巴返回安提阿,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保罗就向巴拿巴提议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

首先,这表示保罗和巴拿巴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之后已经做了充分的休整,不但身体心灵得以恢复,而且在真理和教会层面,外邦宣教的拦阻和隐患都已经解决,就是藉着确定因信称义的福音真理,从救恩到合一这两个层面,神的教会再次被坚固。保罗就想再次访问小亚细亚地区各城的教会,将耶路撒冷会议的决议告诉那里的弟兄们。

虽然第一次宣教旅程中,保罗和巴拿巴在各教会中已经尽力教导,并选立了长老,但初建的教会依然处在逼迫的压力当中,再加上有奉割礼之人对真道的混乱,教会面对双重的搅扰,保罗认为需要再一次去看望各教会,再次勉励坚固他们。

其实,保罗这次的提议本身,并不单单只是考虑到对小亚细亚已经建立的各教会的探望,保罗已经在心里有对于更远地区的宣教想法,这次出去的提议也同时是在为更远之地的宣教作预备和尝试。// 这一点从后面保罗到了小亚细亚地区,想要往北加拉太去就可以看出来,只是圣灵的引导不是往北,而是往西,往欧洲去。

因此,我们可以把保罗对巴拿巴的这个提议,看为是圣灵在推动第二次旅行宣教的时候,先行感动了保罗。这次出去,不像第一次那样是圣灵藉着教会来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出去宣教,而是直接感动保罗,让保罗来提议。这已经在暗示,这次宣教事工的带领同工是以保罗为首,而不再是巴拿巴。// 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团队带领人是巴拿巴,但从旁非利亚开始保罗就已经是宣教工作的实际带领者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巴拿巴在向外邦宣教的事工中,被神使用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对保罗的扶持和帮助。现在,经过第一次宣教旅程的检验和历练,保罗也的确显出了神拣选他作为外邦使徒的证据。现在到了保罗正式以第一团队带领人的身份出去宣教的时候。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新宣教征程即将开始的时刻,在一个各个方面都得胜,都顺利的氛围中,在不引人注意的一个小事上藉着两位重要同工,撒旦对教会和福音工作的攻击和破坏也发动了。就是第一次宣教团队的两位同工起了争论。

争论起因在马可的身上。对于保罗提议去看望第一次旅行布道所建立的教会,巴拿巴没有异议,他只是随即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次“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巴拿巴想让马可再次加入到这个宣教团队中。

对于马可我们并不陌生,他是耶路撒冷人,曾和十二使徒一同跟随过主耶稣,家里比较富有,房子比较大,相传主耶稣受难之前逾越节的晚餐就在他家,五旬节这天众门徒也聚集在他家,彼得从监牢被天使领出来深夜去的也是他家。他还是巴拿巴的表弟。圣灵感动安提阿教会第一次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出去宣教的时候,马可也在这个宣教团队中,可以说巴拿巴、保罗、马可三人开启了教会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外邦人的宣教旅程,(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但是,当他们三人从塞浦路斯坐船来到小亚细亚的旁非利亚时,马可就离开巴拿巴和保罗二人,回耶路撒冷去了(徒十三13)。当时马可为何不跟着巴拿巴和保罗继续前行,而是要回去,路加并没有记录原因,所以历史上对马可这次的离开有诸多说法,比如,马可不满保罗成为了实际的带领人,以离开表达不满;(这种说法臆测的成分很大,不大可能)。或者,马可没有想到宣教如此艰险,出于畏难情绪就不敢前行,选择离开;(基于对当时保罗所选择路程的艰险和后面所遇见的逼迫患难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大;马可家在耶路撒冷属于比较富裕的阶层,他的生活一直舒适优渥,在当时的时代出门旅行的艰难非今日可比,这对于马可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还有人说,马可对于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心里还有疑虑,到了旁非利亚的时候这个疑虑到达了顶峰,基于自己信心的困惑他不得不先行离开,(这个说法可能性也很小)。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保罗对于马可的半途而废一定非常不满。可能在马可当时离去的时候,保罗就已经认定这人不堪重用,不能作为自己宣教团队的同工,当时就已经将他“开除”出宣教队伍了。所以,当保罗一听巴拿巴又提议把马可带上,立刻就表达了反对,“以为不可带他去”。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

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为此有些争论,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巴拿巴和保罗这次不是一般争论,而是严重冲突。争论一词在这里是非常激烈争论的意思。很有可能,保罗这个提议是在安提阿教会的同工会上当众提出的,而巴拿巴提议带上马可也是当众提的。这样,两个人对此问题的争论也是当众发生的。可能二人在争论中逐渐情绪激动,血气上涌,言辞激烈,各不相让;在情急之中巴拿巴就说了类似‘既然你这么不愿意让马可加入,我们就分开,我自己带马可,我俩往塞浦路斯去’这样的话;(考虑到后面路加说“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这种可能性很大)。不管这是巴拿巴事先就想好的不得已的方案,还是临时在争论中脱口而出的一时想法,反正事情竟然就发展到因为对是否带马可的不同意见,原本合一的宣教团队在仅有的一次合作之后就不能再继续下去,分开成为了两个团队。

可以说,这个结果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保罗和巴拿巴,包括安提教会的同工,还有马可,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即使我们今天读来都觉得非常遗憾,我们一方面感叹属灵争战的突如其来和人的软弱,(若非上帝的护佑我们早就跌倒无数次了);另一方面也自然会想,问题具体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事情就这样了呢?// 有人猜测这里面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其他问题,马可只是问题的表象,背后是否有两位教会同工之间不能言说的想法,比如,巴拿巴和保罗对于团队领袖之争。巴拿巴藉着提议让马可加入来争夺领导权。而保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在不该坚持的时候格外强硬,也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将来宣教事工的话语权?这应该不大可能,因为宣教要面对生死危机,谁当头,谁就要做好准备先死。争竞,想要为大,这是出于人的自私和骄傲。我们不能想象他们为了谁先面对生死危机而争竞,为抢夺第一带领的位置,各自心怀诡诈,藉着马可这个人来说事,向对方发难,就为了拼一个有危险谁先死的位置?

遗留问题的忽视

这次争论的焦点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在马可身上。第一次宣教旅程总体上是蒙圣灵大能的工作,非常成功。但如果说有什么问题是需要回来总结处理的话,就是马可的半路返回这件事。我想,巴拿巴和保罗在小亚细亚地区宣教过程中应该没有交流这个问题,而且回来之后他们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总之,这个问题就搁置了,谁也没有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拿出来谈。他们都从各自心里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巴拿巴天然认为这不算多大的事,批评一下鼓励一下再给一次机会磨练一下就好了;保罗天然认为这是很大的事,也不用谈什么了,这人以后就别参与了。他们两人一开始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就是如此不同,但两人都没有跟对方去进一步沟通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想,在同工会上,当保罗提议再次出发去探望外邦教会的时候,巴拿巴提议带上马可,这个问题才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两个人面前,同时也被摆放在了同工会的层面。原本应当是两个人先为此有所沟通的事,一下子就进入到会议当中来谈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只能照着自己之前对此的认知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了。他们两人都没有一个在沟通中更新自己的想法、祷告寻求神的过程,两种差异极大的想法直接就碰撞在了一起。// 这个问题如果他们回来之后,找机会互相沟通,就不会出现激烈争论这一幕。可见,任何问题若是没有来面对,没有来沟通祷告,都会成为被试探的空隙。避而不谈马可的问题,这是他们两人的疏忽,也是第一次宣教回来总结过程中唯一的破口。因此就被撒旦给盯上使用了。

巴拿巴的视角

我们首先来考虑,巴拿巴为何这次提议要带马可去呢?按说,第一次宣教马可半途离去,巴拿巴应该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不应该贸然提议马可再加入。外在原因可能是,马可回到耶路撒冷之后也有反思,又听说了保罗和巴拿巴在小亚细亚所取得的福音果效,就认识到自己的离开是错误的,他就悔改了,想要重新加入到这个宣教的团队中来。于是他就先找自己的表哥巴拿巴,表达了想要回来重新跟随服事的想法。内在原因,以巴拿巴的性格特点和恩赐来说,他本就富于怜悯、体恤和接纳,所以,巴拿巴就没有多想,觉得这是好事,愿意回来就好,就在还没有和保罗沟通的情况下,答应了马可。巴拿巴当然也认为马可第一次的离开是不对的,但他处理马可生命恢复问题的首先选择是再给马可一次机会。

第二,这次争论跟巴拿巴对这事的判断和处理方式有直接关联。他认为这是一个小事,没必要特别跟保罗来沟通,他觉得保罗一定会答应的。巴拿巴有些想当然了,他觉得保罗会跟他一样来看待马可的问题,或者他觉得看法不一样也没关系,自己只要一提保罗就会同意,(是否此时他里面也有一点点属灵的骄傲?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团队的领袖,又是保罗的前辈和恩人,就下意识认为保罗不会提反对意见?)其实,马可的离开与重新加入,跟一个人犯了道德性的罪,愿意悔改是不同的。这种在事工中临阵脱逃的做法,其实不是表达愿意回来就能解决的,他的回归需要团队当中其他同工的同意之后,才能重新回来。// 巴拿巴对于同工团队人选的建议当然可以在同工会的层面上来提,但是马可不是新要加入的成员,而是一个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表现失败的成员。在马可第一次离开的问题在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巴拿巴就在会上当众提出这个人选,并不妥当。(客观上,在这种情况下,若保罗提出反对意见,照常理他心里应该会有一些压力,毕竟这是对自己有恩的前辈圣徒,并且以巴拿巴在教会的属灵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信任来说,他的提议一般不会有人反对;但保罗的性格却不会顾及这些,有什么话他就当面讲了,就如他曾当面责备彼得和巴拿巴的随伙作假一样(加二11-14))。

第三,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提议被保罗非常坚决地一口给否决了。这让他很意外,也很震惊,在淬不及防的这个时刻,他也没有更多思想,就照着自己天然人性的惯性和自然反应来说话了。他心里的自然反应可能是,你怎么就这么不接纳马可呢?这是多大的事吗?我这不是很正常的提议吗?一次软弱,难道就永远拒绝吗?就不能再给一次机会吗?继而,可能觉得保罗太过苛刻了,既然你苛刻,你就不对,那么我就要为真理而战,我就要坚决反对你的苛刻。甚至,可能巴拿巴看到保罗的坚决反对之后,心里还有点受伤的感受,从真理,从接纳,从情分,从面子,从各个方面,可能巴拿巴都觉得保罗此举太过激烈,太不合适了。因此他也就在自己感受中,情绪中,猜测中,把保罗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了。人的血气立刻就出来了。

保罗的视角

而对于保罗来说,在一开始马可走的时候就对马可有不满,甚至是已经有了定论。但碍于马可和巴拿巴的关系,以及服事的强度,他就没有和巴拿巴就此问题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回来之后又述职,又开会,也没有顾得上谈马可的问题。在第二次旅行布道开始之前,他们两位也没有再去触碰这个问题。但保罗已经单方面把马可给开除了。// 在保罗看来,已经给了马可一次机会了,但他在这次机会中显出了退缩,就已经表明马可不适合这个宣教的团队。保罗也不是就认为马可一无是处,而是认为他现在不适合加入这个需要面对各种危险的宣教团队。保罗的想法,其实更加符合常理。但他却没有去跟巴拿巴沟通。

所以,保罗从未想到巴拿巴会提这样的建议,他认为巴拿巴也不会再接受马可进来。对于巴拿巴来说,保罗的断然拒绝出乎他的意料,其实,对于保罗来说,巴拿巴的这个提议也出乎他的意料。保罗猛然一听这个建议,随即就把之前所积累的对于马可半路逃跑的不满情绪给爆发出来了。在保罗看来,这不是他的不接纳,这是马可已经显出了他的不合格。宣教旅程如此艰险,带上一个已经显出不合格的人不仅对其本人无益,对整个团队都是一个负面影响。在这么短的时间,刚离开,马上就再次邀请他加入,这既是对马可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这个宣教团队和事工的不负责任。保罗可能也是一瞬间就联想了很多,一下子就对巴拿巴的这个提议有很多的质疑和不满,比如,巴拿巴作为教会如此资深的同工,怎么在面对马可的问题的时候如此糊涂和滥用爱心呢?你怎么对上帝的工作如此轻忽和随意呢?等等。我们会看到,人的思维一旦进入一个轨道,如果不是圣灵的帮助和提醒,有外力来强行扭转,人就会顺着自己心里的“错误”认定和推断,一路奔跑下去,会脑补出很多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的情况出来。

沟通的需要

这个事情,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缺乏沟通,都有点想当然。两个人各自对马可有不同看法,但是他们两个人却都没有就此有过沟通。他们就自己的认知来思想对方的提议和反应,并在争执的氛围中来不及多想,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更多地照自己猜想和感觉来说话。越说,彼此血气被激发的越多;越说,误会就越多,争论就升级。这一方面,是两位使徒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背景所导致的,保罗的性格是直接、进取、以使命为中心,巴拿巴却是更加怜悯、看重人的感受和对人的建立;(但他们俩却能在一起配搭同工);另一方面也跟他们两位对宣教的认知有关,保罗是非常清晰地将宣教作为自己在神面前所领受的毕生最大的使命来看待的,所以,保罗对加入自己这个团队的工人就有一定的要求,至少马可第一次宣教旅程的表现被保罗判为不合格。而巴拿巴可能并不是如此来看宣教事工的,可能巴拿巴就是把这个看为他生命中诸多事工中的一个,现阶段这是他主要参与的事工,后面若神有其他呼召就会去作其他事工。所以,巴拿巴对同工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

可见,很多问题的争执,是因为缺少必要和深入充分的沟通所导致的。但这两位因为各种原因,竟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谈。这种对马可的这种看法的误差,就导致了这次不必要的严重冲突。如果巴拿巴和保罗能就此有所沟通。沟通后,或者保罗同意马可加入,或者巴拿巴接受再等一等,都可以。这不是什么重大的真理对错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带领风格的问题。但愿我们在侍奉的过程中,更加谦卑,更加谨慎,更加愿意放下自己,放下自己固有的有限观念,感受和认知,愿意来彼此沟通,来拓展自己的思想和灵性的疆界;不以自我为标杆,而是以圣灵的感动为引导。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这次的事件两位使徒都有责任,都在争论中动了血气。但巴拿巴要负的责任大些。在这次事件中,巴拿巴可商榷的地方在于,一,在没有解决马可第一次离开的问题时就提议带上马可;二,在有核心同工明确反对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提议;三,在争论中提出要分开。保罗的问题同样,既然这是一个需要面对和沟通的问题,也应当主动跟巴拿巴来谈马可半路离开的问题,不能心里就把马可给除名了。在巴拿巴如此坚持带马可的时候,既然这不是一个真理对错的问题,那么不必如此坚持自己的看法,无论出于那个方面的考虑,那怕考虑巴拿巴在教会中的资历和影响力,以及对自己的恩情,都不应当如此“反驳”巴拿巴的提议。(但这不是保罗的性格,他如果这样作,他就是另一个巴拿巴了。保罗的性格在坚持真理和面对逼迫的时候是优势,但是在面对非真理的问题和主内弟兄关系的时候,就可能是劣势了。)

教会的处理

面对两位“重量级”同工彼此间激烈的争论,安提阿教会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其他同工看到这种情况,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同工因此就对宣教、对教会、甚至对信仰灰心失望,都不想继续服侍下去了?基督徒都这样?而且还是同工呢,还是资深老信徒,还是外邦人的使徒呢?是否会有人想:他们这样的见证,我也没必要再信了?这正是撒旦要的效果。但安提阿教会却在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很好的灵性和处理方法。虽然路加在这段经文中没有提到教会的同工团队有什么特别作为,但从经文的平静叙述两个宣教队伍的出发,对照两位同工的争论,就可以看到教会在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做了缓冲与和睦的工作。

首先,他们在面对保罗和巴拿巴的争论,甚至他们要分开的时候,没有加入到他们的争论当中,没有整个同工团队都加入论战,然后就分成了两个阵营,有人支持保罗,有人支持巴拿巴;然后,整个教会都分裂了。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

然后,教会没有去定罪某一方,支持另一方,既然这是一个无关乎真理对错的问题,既然这是因为两位同工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导致的争论,分开其实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方案,不一定第一次宣教是一个团队的,第二次就一定还要在一起,分开不是犯罪,(实际上分开有时候也是上帝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教会同意他们分开,成为两个团队。这种情况下,为了止息争执,还能将宣教事工继续推动下去,分成两个团队是最为合适的做法。他们各自去往圣灵带领他们要去的地方,但都被教会承认,也都可以被看为是教会差派的。

所以,巴拿巴带着马可去往塞浦路斯,并非是一个完全个人的赌气行为,不顾教会的意见,独自离去不辞而别,以后不再想跟保罗和教会的众同工见面了。实际上,巴拿巴提议之后,可以把分为两队看为是教会的决议,巴拿巴带马可一队,保罗后面再自己找同工构建新团队。既然巴拿巴和马可这个团队是已经现成的,巴拿巴和马可就可以先出发了,所以,他们两个就走水路往塞浦路斯去了。

而保罗现在只剩下一人了,他需要时间来组建新的宣教团队,就后出发。在他选择了西拉之后,教会就差派他们两个所建立的新团队也出发,不过保罗和西拉选择了走陆路,从安提阿出发,一直向上,去访问亚细亚各地的教会。// 而且,路加这里特别说“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这应该是大家都看出保罗这个团队更加艰难,有新同工加入,跟保罗也不是特别熟悉,他们之间还需要磨合,跟巴拿巴和马可相比这就是一个新团队。而且保罗要去的地方也比巴拿巴和马可挑战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保罗这个团队在出去的时候就更加需要教会的祝福和帮助了。

我们看见,神透过教会保守了这两位重要同工在处理马可这件事上的“不成熟”,阻止了事态的蔓延和不可控,虽然有冲突和危机,但对教会,对宣教工作,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不但让他们的冲突停止,还为以后他们的彼此接纳、和好与同工配搭留下了空间和基础。这次事件的处理,显出了安提阿这个教会带领团队的成熟和智慧。

结语

神在此刻,在这样重要,却又不那么关键的时候,选在在会议之后,出发之前,让这事发生,正是要藉着撒旦的攻击来达成神自己的工作。第一,让外邦宣教的团队领袖自然换成了保罗,巴拿巴的性格和恩赐并不适合带领向外邦的宣教,保罗才是神所选立的外邦使徒。第二,让教会看到他们的血气,就知道他们需要教会为他们切切的祷告来作为支撑,可以说他们处在属灵争战的风口浪尖上,时刻需要祷告的托住。第三,也更是让保罗和巴拿巴意识到自己人性里面的软弱,更加谦卑下来,更加倚靠神,也才能更加被神使用。第四,让马可也藉此被建造,第一次临阵脱逃,的确不是小问题;藉着保罗的拒绝,刺激他反思悔改;但是藉着巴拿巴的接纳和鼓励,让他能恢复过来。如果没有保罗的严格,可能马可就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若是没有巴拿巴的接纳,马可就一蹶不振了。可见,神藉着两位仆人的不同性情,甚至藉着他们的血气,成就了马可。(他们的争论被神所使用,因为他们的争论虽有血气,却无私心。)// 巴拿巴也的确将马可重新建立了起来,保罗后来也重新接纳了马可。这一点从保罗所写的书信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保罗在罗马坐监的时候马可就在保罗身边,“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西四10);写给腓利门的书信也提到马可,“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门一24);晚年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也提到马可,“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四11),等等。这可能也表明了,这两位关系非同寻常的神的工人已经冰释前嫌,关系得以恢复了。甚至,可能后面保罗和巴拿巴又再次携手合作,一同宣教。比如,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再次提到了巴拿巴“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作工吗?”(林前九6)。

另一个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借鉴和警醒的地方,就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同工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有不同很正常,重要的是在服事中如何处理不同看法的张力。在属灵层面就是凡事都谦卑寻求神的心意,不自以为是;在具体的层面就是沟通和秩序。特别是沟通,只要意识到是问题,就来面对,就找机会来沟通讨论,不回避,不拖延,不猜测,不要让一个原本可以谈的问题成为隐患,成为被撒旦利用和攻击的破口。(其实,很多问题就是信息差和视角的不同导致的,沟通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若两人沟通无果,就在教会的秩序内找牧者长老再一同来沟通。若是需要教会同工团队决策的问题,就照着教会治理的秩序来决策,并将结果看为神对此事处理结果的显明。// 当然教会给的决议结果不一定必然就是神的旨意,但是在没有证据证明这违背了真理的情况下,就保留自己的看法顺服在这个结果之下。

最后我再次以使徒彼得的话来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五8-11)。

回应诗歌:《74我时刻需要主》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continue reading

280 tập

Artwork
iconChia sẻ
 
Manage episode 346239441 series 3334900
Nội dung được cung cấp bởi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Tất cả nội dung podcast bao gồm các tập, đồ họa và mô tả podcast đều được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牧师、长老、传道 hoặc đối tác nền tảng podcast của họ tải lên và cung cấp trực tiếp. Nếu bạn cho rằng ai đó đang sử dụng tác phẩm có bản quyền của bạn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bạn, bạn có thể làm theo quy trình được nêu ở đây https://vi.player.fm/legal.

经文:【徒15:36】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徒15:37】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徒15:38】 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徒15:39】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徒15:40】 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徒15:41】 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

今天这段经文是使徒行传中非常特别的一段记载,因为记录了保罗和巴拿巴之间的争论及结果。

这段经文穿插在耶路撒冷会议结束之后和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开始之前,这就提醒我们要留意其中属灵争战的因素。耶路撒冷会议成功解决了教会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信仰危机。因为外邦人得救是否需要行割礼不但关乎教会合一,更是关乎真理对错;不但是一个如何看待旧约律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看待基督福音的问题。这是对当时教会的一个重大考验,也可以看为是撒旦藉着那些保守的犹太人对教会的攻击,既然外在逼迫没有胜过教会,那么就试图从真理层面混淆、混乱和分裂教会。所幸,圣灵施恩给安提阿教会和耶路撒冷教会,胜过了这个挑战,持守了从基督所领受的基本真道。耶路撒冷会议非常好地解决了合一、真道和向外邦宣教的问题,也为保罗后续的外邦宣教铺平了道路。// 而且,也给解决争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式,就是在教会秩序和属灵遮盖中以教会带领团队一同寻求圣灵的带领所形成的共识作为争议的解决方式。今天这段经文的事件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解决的。

这次争论发生在安提阿教会,而且是在两位带领同工之间,并且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不像耶路撒冷教会所面对的因信称义这样重大的真理问题),而是一个不涉及真理对错的小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甚至让巴拿巴和保罗两人分开,不能在一个团队中同工了。所幸,因神保守的恩典,这次争论并未带来教会层面的分裂,也没有形成更大的彼此伤害。可见,在继第一次旅行布道成功和耶路撒冷会议得胜之后,属灵争战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在意想不到的人身上,藉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爆发出来。这就应验了彼得所说的那句话“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撒旦攻击教会的三种常见方式就是,外在逼迫,真理的混淆,内部纷争。保罗和巴拿巴这段时间都经历了一遍,前面两个如果说都胜过了,那么后面第三个攻击险些滑脚,(胜过了逼迫,胜过了搅扰,自我很难胜过)。所以,“务要谨守,儆醒”(彼前五8),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到试探和血气当中;尤其是教会同工更是处在随时被觊觎,被窥探,随时可能被乘隙而入的危机中。

我们今天所分享的主题就是争论,以及圣灵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格外保守的恩典作为。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分享这次争论的发生和处理,一,保罗的提议;二,巴拿巴的建议;三,二人的争论;四,教会的做法。

“保罗对巴拿巴说”

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保罗和巴拿巴返回安提阿,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保罗就向巴拿巴提议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

首先,这表示保罗和巴拿巴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之后已经做了充分的休整,不但身体心灵得以恢复,而且在真理和教会层面,外邦宣教的拦阻和隐患都已经解决,就是藉着确定因信称义的福音真理,从救恩到合一这两个层面,神的教会再次被坚固。保罗就想再次访问小亚细亚地区各城的教会,将耶路撒冷会议的决议告诉那里的弟兄们。

虽然第一次宣教旅程中,保罗和巴拿巴在各教会中已经尽力教导,并选立了长老,但初建的教会依然处在逼迫的压力当中,再加上有奉割礼之人对真道的混乱,教会面对双重的搅扰,保罗认为需要再一次去看望各教会,再次勉励坚固他们。

其实,保罗这次的提议本身,并不单单只是考虑到对小亚细亚已经建立的各教会的探望,保罗已经在心里有对于更远地区的宣教想法,这次出去的提议也同时是在为更远之地的宣教作预备和尝试。// 这一点从后面保罗到了小亚细亚地区,想要往北加拉太去就可以看出来,只是圣灵的引导不是往北,而是往西,往欧洲去。

因此,我们可以把保罗对巴拿巴的这个提议,看为是圣灵在推动第二次旅行宣教的时候,先行感动了保罗。这次出去,不像第一次那样是圣灵藉着教会来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出去宣教,而是直接感动保罗,让保罗来提议。这已经在暗示,这次宣教事工的带领同工是以保罗为首,而不再是巴拿巴。// 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团队带领人是巴拿巴,但从旁非利亚开始保罗就已经是宣教工作的实际带领者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巴拿巴在向外邦宣教的事工中,被神使用主要扮演的角色是对保罗的扶持和帮助。现在,经过第一次宣教旅程的检验和历练,保罗也的确显出了神拣选他作为外邦使徒的证据。现在到了保罗正式以第一团队带领人的身份出去宣教的时候。

“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新宣教征程即将开始的时刻,在一个各个方面都得胜,都顺利的氛围中,在不引人注意的一个小事上藉着两位重要同工,撒旦对教会和福音工作的攻击和破坏也发动了。就是第一次宣教团队的两位同工起了争论。

争论起因在马可的身上。对于保罗提议去看望第一次旅行布道所建立的教会,巴拿巴没有异议,他只是随即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次“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巴拿巴想让马可再次加入到这个宣教团队中。

对于马可我们并不陌生,他是耶路撒冷人,曾和十二使徒一同跟随过主耶稣,家里比较富有,房子比较大,相传主耶稣受难之前逾越节的晚餐就在他家,五旬节这天众门徒也聚集在他家,彼得从监牢被天使领出来深夜去的也是他家。他还是巴拿巴的表弟。圣灵感动安提阿教会第一次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出去宣教的时候,马可也在这个宣教团队中,可以说巴拿巴、保罗、马可三人开启了教会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外邦人的宣教旅程,(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但是,当他们三人从塞浦路斯坐船来到小亚细亚的旁非利亚时,马可就离开巴拿巴和保罗二人,回耶路撒冷去了(徒十三13)。当时马可为何不跟着巴拿巴和保罗继续前行,而是要回去,路加并没有记录原因,所以历史上对马可这次的离开有诸多说法,比如,马可不满保罗成为了实际的带领人,以离开表达不满;(这种说法臆测的成分很大,不大可能)。或者,马可没有想到宣教如此艰险,出于畏难情绪就不敢前行,选择离开;(基于对当时保罗所选择路程的艰险和后面所遇见的逼迫患难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大;马可家在耶路撒冷属于比较富裕的阶层,他的生活一直舒适优渥,在当时的时代出门旅行的艰难非今日可比,这对于马可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还有人说,马可对于把福音传给外邦人心里还有疑虑,到了旁非利亚的时候这个疑虑到达了顶峰,基于自己信心的困惑他不得不先行离开,(这个说法可能性也很小)。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保罗对于马可的半途而废一定非常不满。可能在马可当时离去的时候,保罗就已经认定这人不堪重用,不能作为自己宣教团队的同工,当时就已经将他“开除”出宣教队伍了。所以,当保罗一听巴拿巴又提议把马可带上,立刻就表达了反对,“以为不可带他去”。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

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为此有些争论,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巴拿巴和保罗这次不是一般争论,而是严重冲突。争论一词在这里是非常激烈争论的意思。很有可能,保罗这个提议是在安提阿教会的同工会上当众提出的,而巴拿巴提议带上马可也是当众提的。这样,两个人对此问题的争论也是当众发生的。可能二人在争论中逐渐情绪激动,血气上涌,言辞激烈,各不相让;在情急之中巴拿巴就说了类似‘既然你这么不愿意让马可加入,我们就分开,我自己带马可,我俩往塞浦路斯去’这样的话;(考虑到后面路加说“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这种可能性很大)。不管这是巴拿巴事先就想好的不得已的方案,还是临时在争论中脱口而出的一时想法,反正事情竟然就发展到因为对是否带马可的不同意见,原本合一的宣教团队在仅有的一次合作之后就不能再继续下去,分开成为了两个团队。

可以说,这个结果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保罗和巴拿巴,包括安提教会的同工,还有马可,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即使我们今天读来都觉得非常遗憾,我们一方面感叹属灵争战的突如其来和人的软弱,(若非上帝的护佑我们早就跌倒无数次了);另一方面也自然会想,问题具体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事情就这样了呢?// 有人猜测这里面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其他问题,马可只是问题的表象,背后是否有两位教会同工之间不能言说的想法,比如,巴拿巴和保罗对于团队领袖之争。巴拿巴藉着提议让马可加入来争夺领导权。而保罗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在不该坚持的时候格外强硬,也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将来宣教事工的话语权?这应该不大可能,因为宣教要面对生死危机,谁当头,谁就要做好准备先死。争竞,想要为大,这是出于人的自私和骄傲。我们不能想象他们为了谁先面对生死危机而争竞,为抢夺第一带领的位置,各自心怀诡诈,藉着马可这个人来说事,向对方发难,就为了拼一个有危险谁先死的位置?

遗留问题的忽视

这次争论的焦点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在马可身上。第一次宣教旅程总体上是蒙圣灵大能的工作,非常成功。但如果说有什么问题是需要回来总结处理的话,就是马可的半路返回这件事。我想,巴拿巴和保罗在小亚细亚地区宣教过程中应该没有交流这个问题,而且回来之后他们也没有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总之,这个问题就搁置了,谁也没有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拿出来谈。他们都从各自心里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巴拿巴天然认为这不算多大的事,批评一下鼓励一下再给一次机会磨练一下就好了;保罗天然认为这是很大的事,也不用谈什么了,这人以后就别参与了。他们两人一开始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就是如此不同,但两人都没有跟对方去进一步沟通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想,在同工会上,当保罗提议再次出发去探望外邦教会的时候,巴拿巴提议带上马可,这个问题才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两个人面前,同时也被摆放在了同工会的层面。原本应当是两个人先为此有所沟通的事,一下子就进入到会议当中来谈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只能照着自己之前对此的认知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了。他们两人都没有一个在沟通中更新自己的想法、祷告寻求神的过程,两种差异极大的想法直接就碰撞在了一起。// 这个问题如果他们回来之后,找机会互相沟通,就不会出现激烈争论这一幕。可见,任何问题若是没有来面对,没有来沟通祷告,都会成为被试探的空隙。避而不谈马可的问题,这是他们两人的疏忽,也是第一次宣教回来总结过程中唯一的破口。因此就被撒旦给盯上使用了。

巴拿巴的视角

我们首先来考虑,巴拿巴为何这次提议要带马可去呢?按说,第一次宣教马可半途离去,巴拿巴应该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不应该贸然提议马可再加入。外在原因可能是,马可回到耶路撒冷之后也有反思,又听说了保罗和巴拿巴在小亚细亚所取得的福音果效,就认识到自己的离开是错误的,他就悔改了,想要重新加入到这个宣教的团队中来。于是他就先找自己的表哥巴拿巴,表达了想要回来重新跟随服事的想法。内在原因,以巴拿巴的性格特点和恩赐来说,他本就富于怜悯、体恤和接纳,所以,巴拿巴就没有多想,觉得这是好事,愿意回来就好,就在还没有和保罗沟通的情况下,答应了马可。巴拿巴当然也认为马可第一次的离开是不对的,但他处理马可生命恢复问题的首先选择是再给马可一次机会。

第二,这次争论跟巴拿巴对这事的判断和处理方式有直接关联。他认为这是一个小事,没必要特别跟保罗来沟通,他觉得保罗一定会答应的。巴拿巴有些想当然了,他觉得保罗会跟他一样来看待马可的问题,或者他觉得看法不一样也没关系,自己只要一提保罗就会同意,(是否此时他里面也有一点点属灵的骄傲?他觉得自己是这个团队的领袖,又是保罗的前辈和恩人,就下意识认为保罗不会提反对意见?)其实,马可的离开与重新加入,跟一个人犯了道德性的罪,愿意悔改是不同的。这种在事工中临阵脱逃的做法,其实不是表达愿意回来就能解决的,他的回归需要团队当中其他同工的同意之后,才能重新回来。// 巴拿巴对于同工团队人选的建议当然可以在同工会的层面上来提,但是马可不是新要加入的成员,而是一个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表现失败的成员。在马可第一次离开的问题在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巴拿巴就在会上当众提出这个人选,并不妥当。(客观上,在这种情况下,若保罗提出反对意见,照常理他心里应该会有一些压力,毕竟这是对自己有恩的前辈圣徒,并且以巴拿巴在教会的属灵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信任来说,他的提议一般不会有人反对;但保罗的性格却不会顾及这些,有什么话他就当面讲了,就如他曾当面责备彼得和巴拿巴的随伙作假一样(加二11-14))。

第三,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提议被保罗非常坚决地一口给否决了。这让他很意外,也很震惊,在淬不及防的这个时刻,他也没有更多思想,就照着自己天然人性的惯性和自然反应来说话了。他心里的自然反应可能是,你怎么就这么不接纳马可呢?这是多大的事吗?我这不是很正常的提议吗?一次软弱,难道就永远拒绝吗?就不能再给一次机会吗?继而,可能觉得保罗太过苛刻了,既然你苛刻,你就不对,那么我就要为真理而战,我就要坚决反对你的苛刻。甚至,可能巴拿巴看到保罗的坚决反对之后,心里还有点受伤的感受,从真理,从接纳,从情分,从面子,从各个方面,可能巴拿巴都觉得保罗此举太过激烈,太不合适了。因此他也就在自己感受中,情绪中,猜测中,把保罗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了。人的血气立刻就出来了。

保罗的视角

而对于保罗来说,在一开始马可走的时候就对马可有不满,甚至是已经有了定论。但碍于马可和巴拿巴的关系,以及服事的强度,他就没有和巴拿巴就此问题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回来之后又述职,又开会,也没有顾得上谈马可的问题。在第二次旅行布道开始之前,他们两位也没有再去触碰这个问题。但保罗已经单方面把马可给开除了。// 在保罗看来,已经给了马可一次机会了,但他在这次机会中显出了退缩,就已经表明马可不适合这个宣教的团队。保罗也不是就认为马可一无是处,而是认为他现在不适合加入这个需要面对各种危险的宣教团队。保罗的想法,其实更加符合常理。但他却没有去跟巴拿巴沟通。

所以,保罗从未想到巴拿巴会提这样的建议,他认为巴拿巴也不会再接受马可进来。对于巴拿巴来说,保罗的断然拒绝出乎他的意料,其实,对于保罗来说,巴拿巴的这个提议也出乎他的意料。保罗猛然一听这个建议,随即就把之前所积累的对于马可半路逃跑的不满情绪给爆发出来了。在保罗看来,这不是他的不接纳,这是马可已经显出了他的不合格。宣教旅程如此艰险,带上一个已经显出不合格的人不仅对其本人无益,对整个团队都是一个负面影响。在这么短的时间,刚离开,马上就再次邀请他加入,这既是对马可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这个宣教团队和事工的不负责任。保罗可能也是一瞬间就联想了很多,一下子就对巴拿巴的这个提议有很多的质疑和不满,比如,巴拿巴作为教会如此资深的同工,怎么在面对马可的问题的时候如此糊涂和滥用爱心呢?你怎么对上帝的工作如此轻忽和随意呢?等等。我们会看到,人的思维一旦进入一个轨道,如果不是圣灵的帮助和提醒,有外力来强行扭转,人就会顺着自己心里的“错误”认定和推断,一路奔跑下去,会脑补出很多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的情况出来。

沟通的需要

这个事情,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缺乏沟通,都有点想当然。两个人各自对马可有不同看法,但是他们两个人却都没有就此有过沟通。他们就自己的认知来思想对方的提议和反应,并在争执的氛围中来不及多想,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更多地照自己猜想和感觉来说话。越说,彼此血气被激发的越多;越说,误会就越多,争论就升级。这一方面,是两位使徒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背景所导致的,保罗的性格是直接、进取、以使命为中心,巴拿巴却是更加怜悯、看重人的感受和对人的建立;(但他们俩却能在一起配搭同工);另一方面也跟他们两位对宣教的认知有关,保罗是非常清晰地将宣教作为自己在神面前所领受的毕生最大的使命来看待的,所以,保罗对加入自己这个团队的工人就有一定的要求,至少马可第一次宣教旅程的表现被保罗判为不合格。而巴拿巴可能并不是如此来看宣教事工的,可能巴拿巴就是把这个看为他生命中诸多事工中的一个,现阶段这是他主要参与的事工,后面若神有其他呼召就会去作其他事工。所以,巴拿巴对同工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

可见,很多问题的争执,是因为缺少必要和深入充分的沟通所导致的。但这两位因为各种原因,竟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谈。这种对马可的这种看法的误差,就导致了这次不必要的严重冲突。如果巴拿巴和保罗能就此有所沟通。沟通后,或者保罗同意马可加入,或者巴拿巴接受再等一等,都可以。这不是什么重大的真理对错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人的带领风格的问题。但愿我们在侍奉的过程中,更加谦卑,更加谨慎,更加愿意放下自己,放下自己固有的有限观念,感受和认知,愿意来彼此沟通,来拓展自己的思想和灵性的疆界;不以自我为标杆,而是以圣灵的感动为引导。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这次的事件两位使徒都有责任,都在争论中动了血气。但巴拿巴要负的责任大些。在这次事件中,巴拿巴可商榷的地方在于,一,在没有解决马可第一次离开的问题时就提议带上马可;二,在有核心同工明确反对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提议;三,在争论中提出要分开。保罗的问题同样,既然这是一个需要面对和沟通的问题,也应当主动跟巴拿巴来谈马可半路离开的问题,不能心里就把马可给除名了。在巴拿巴如此坚持带马可的时候,既然这不是一个真理对错的问题,那么不必如此坚持自己的看法,无论出于那个方面的考虑,那怕考虑巴拿巴在教会中的资历和影响力,以及对自己的恩情,都不应当如此“反驳”巴拿巴的提议。(但这不是保罗的性格,他如果这样作,他就是另一个巴拿巴了。保罗的性格在坚持真理和面对逼迫的时候是优势,但是在面对非真理的问题和主内弟兄关系的时候,就可能是劣势了。)

教会的处理

面对两位“重量级”同工彼此间激烈的争论,安提阿教会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其他同工看到这种情况,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同工因此就对宣教、对教会、甚至对信仰灰心失望,都不想继续服侍下去了?基督徒都这样?而且还是同工呢,还是资深老信徒,还是外邦人的使徒呢?是否会有人想:他们这样的见证,我也没必要再信了?这正是撒旦要的效果。但安提阿教会却在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很好的灵性和处理方法。虽然路加在这段经文中没有提到教会的同工团队有什么特别作为,但从经文的平静叙述两个宣教队伍的出发,对照两位同工的争论,就可以看到教会在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做了缓冲与和睦的工作。

首先,他们在面对保罗和巴拿巴的争论,甚至他们要分开的时候,没有加入到他们的争论当中,没有整个同工团队都加入论战,然后就分成了两个阵营,有人支持保罗,有人支持巴拿巴;然后,整个教会都分裂了。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

然后,教会没有去定罪某一方,支持另一方,既然这是一个无关乎真理对错的问题,既然这是因为两位同工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导致的争论,分开其实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方案,不一定第一次宣教是一个团队的,第二次就一定还要在一起,分开不是犯罪,(实际上分开有时候也是上帝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教会同意他们分开,成为两个团队。这种情况下,为了止息争执,还能将宣教事工继续推动下去,分成两个团队是最为合适的做法。他们各自去往圣灵带领他们要去的地方,但都被教会承认,也都可以被看为是教会差派的。

所以,巴拿巴带着马可去往塞浦路斯,并非是一个完全个人的赌气行为,不顾教会的意见,独自离去不辞而别,以后不再想跟保罗和教会的众同工见面了。实际上,巴拿巴提议之后,可以把分为两队看为是教会的决议,巴拿巴带马可一队,保罗后面再自己找同工构建新团队。既然巴拿巴和马可这个团队是已经现成的,巴拿巴和马可就可以先出发了,所以,他们两个就走水路往塞浦路斯去了。

而保罗现在只剩下一人了,他需要时间来组建新的宣教团队,就后出发。在他选择了西拉之后,教会就差派他们两个所建立的新团队也出发,不过保罗和西拉选择了走陆路,从安提阿出发,一直向上,去访问亚细亚各地的教会。// 而且,路加这里特别说“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这应该是大家都看出保罗这个团队更加艰难,有新同工加入,跟保罗也不是特别熟悉,他们之间还需要磨合,跟巴拿巴和马可相比这就是一个新团队。而且保罗要去的地方也比巴拿巴和马可挑战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保罗这个团队在出去的时候就更加需要教会的祝福和帮助了。

我们看见,神透过教会保守了这两位重要同工在处理马可这件事上的“不成熟”,阻止了事态的蔓延和不可控,虽然有冲突和危机,但对教会,对宣教工作,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不但让他们的冲突停止,还为以后他们的彼此接纳、和好与同工配搭留下了空间和基础。这次事件的处理,显出了安提阿这个教会带领团队的成熟和智慧。

结语

神在此刻,在这样重要,却又不那么关键的时候,选在在会议之后,出发之前,让这事发生,正是要藉着撒旦的攻击来达成神自己的工作。第一,让外邦宣教的团队领袖自然换成了保罗,巴拿巴的性格和恩赐并不适合带领向外邦的宣教,保罗才是神所选立的外邦使徒。第二,让教会看到他们的血气,就知道他们需要教会为他们切切的祷告来作为支撑,可以说他们处在属灵争战的风口浪尖上,时刻需要祷告的托住。第三,也更是让保罗和巴拿巴意识到自己人性里面的软弱,更加谦卑下来,更加倚靠神,也才能更加被神使用。第四,让马可也藉此被建造,第一次临阵脱逃,的确不是小问题;藉着保罗的拒绝,刺激他反思悔改;但是藉着巴拿巴的接纳和鼓励,让他能恢复过来。如果没有保罗的严格,可能马可就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若是没有巴拿巴的接纳,马可就一蹶不振了。可见,神藉着两位仆人的不同性情,甚至藉着他们的血气,成就了马可。(他们的争论被神所使用,因为他们的争论虽有血气,却无私心。)// 巴拿巴也的确将马可重新建立了起来,保罗后来也重新接纳了马可。这一点从保罗所写的书信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保罗在罗马坐监的时候马可就在保罗身边,“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西四10);写给腓利门的书信也提到马可,“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门一24);晚年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也提到马可,“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四11),等等。这可能也表明了,这两位关系非同寻常的神的工人已经冰释前嫌,关系得以恢复了。甚至,可能后面保罗和巴拿巴又再次携手合作,一同宣教。比如,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再次提到了巴拿巴“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作工吗?”(林前九6)。

另一个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可以借鉴和警醒的地方,就是如何面对和处理同工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有不同很正常,重要的是在服事中如何处理不同看法的张力。在属灵层面就是凡事都谦卑寻求神的心意,不自以为是;在具体的层面就是沟通和秩序。特别是沟通,只要意识到是问题,就来面对,就找机会来沟通讨论,不回避,不拖延,不猜测,不要让一个原本可以谈的问题成为隐患,成为被撒旦利用和攻击的破口。(其实,很多问题就是信息差和视角的不同导致的,沟通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若两人沟通无果,就在教会的秩序内找牧者长老再一同来沟通。若是需要教会同工团队决策的问题,就照着教会治理的秩序来决策,并将结果看为神对此事处理结果的显明。// 当然教会给的决议结果不一定必然就是神的旨意,但是在没有证据证明这违背了真理的情况下,就保留自己的看法顺服在这个结果之下。

最后我再次以使徒彼得的话来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五8-11)。

回应诗歌:《74我时刻需要主》

The post 基督教北京守望教会.

  continue reading

280 tập

Tất cả các tập

×
 
Loading …

Chào mừng bạn đến với Player FM!

Player FM đang quét trang web để tìm các podcast chất lượng cao cho bạn thưởng thức ngay bây giờ. Đây là ứng dụng podcast tốt nhất và hoạt động trên Android, iPhone và web. Đăng ký để đồng bộ các theo dõi trên tất cả thiết bị.

 

Hướng dẫn sử dụng nha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