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豳风•东山》(一)久别归乡,悲伤何来?
Manage episode 437123822 series 3043653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东山]
* 远征归途,阴雨绵绵
* 军旅之苦,犹如桑虫
* 久别家园,荒芜一片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东山:在今山东境内。
▷慆(tāo)慆:久。
▷士:通“事”。
▷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
▷蠋(zhú):一种野蚕。
▷敦:团状。
▷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
▷施(yì):蔓延。
▷伊威:一种小虫。
▷蟏蛸(xiāo shāo):蜘蛛。
▷町疃(tuǎn):兽迹。
▷熠耀:光明的样子。
▷垤(dié):小土丘。
“‘制彼裳衣’盖制其归途所服之衣,非谓兵服。”—【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制彼裳衣”指这位士兵要给自己制作准备回家路途上所穿的衣服。
“枚,如箸,衔之,有繣结项中,以止语也。”—【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枚”指小木条,就像筷子一样,行军打仗的时士兵衔在嘴里,木头的两端用带子系着挂在脖子上,为了不在行军途中说话,发出声音。
“读行如纵横之横,谓横衔于口用枚也。”—【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行”通“横竖”的“横”,就是表示木条横过来衔在口中的样子。
“伊威,鼠妇也。室内不扫则有之。蠨蛸,小蜘蛛也。户无人出入,则结网当之。”—【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伊威指那些生活在家中阴暗角落里的寄生虫,蠨蛸指小蜘蛛,家中太久没人,屋里一定已经生满各种小虫,蜘蛛也肯定在房门上结网。
下期预告
《豳风•东山》(二)物是人已非,近乡情更怯
既然军旅生活的苦楚和想象中家园的荒芜都不是诗人悲伤所在,那么他真正伤感的究竟是什么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199 tập